了凡四训 进入列表...
- 莆田林氏,先世有老母好善,常作粉团施人,求取即与之,无倦色。一仙化为道人, 每旦索食六七团。母日日与之,终三年如一日,乃知其诚也。因谓之曰:“吾食汝三年粉 团,何以报汝?府后有一地,葬之,子孙官爵,有一升麻子之数。”
- 鄞人杨自惩,初为县吏,存心仁厚,守法公平。时县宰严肃,偶挞一囚,血流满前, 而怒犹未息,杨跪而宽解之。宰曰:“怎奈此人越法悖理,不由人不怒。” 自惩叩首曰: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哀矜勿喜。喜且不可,而况怒 乎?”宰为之霁颜。
- 杨少师荣,建宁人。世以济渡为生,久雨溪涨,横流冲毁民居,溺死者顺流而 下,他舟皆捞取货物,独少师曾祖及祖,惟救人,而货物一无所取,乡人嗤其愚。 逮少师父生,家渐裕,有神人化为道者,语之曰:“汝祖父有阴功,子孙当贵显, 宜葬某地。”遂依其所指而窆之,即今白兔坟也。 后生少师,弱冠登第,位至三公,加曾祖、祖、父,如其官。子孙贵盛,至今尚多 贤者。
- 《易》曰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”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,而历叙其祖宗积德 之长,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。孔子称舜之大孝,曰:“宗庙飨之,子孙保之。”皆至论 也。试以往事征之。
- 吾辈身为凡流,过恶猬集,而回思往事,常若不见其有过者,心粗而眼翳也。然人之 过恶深重者,亦有效验:或心神昏塞,转头即忘;或无事而常烦恼;或见君子而赧然相沮; 或闻正论而不乐;或施惠而人反怨;或夜梦颠倒,甚则妄言失志。皆作孽之相也。苟一类 此,即须奋发,舍旧图新,幸勿自误。
-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,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。至二十一岁,乃知前之所改, 未尽也;及二十二岁,回视二十一岁,犹在梦中,岁复一岁,递递改之,行年五十,而犹知 四十九年之非,古人改过之学如此。
- 顾发愿改过,明须良朋提醒,幽须鬼神证明;一心忏悔,昼夜不懈,经一七、二七, 以至一月、二月、三月,必有效验。
- 何谓从心而改?过有千端,惟心所造;吾心不动,过安从生?学者于好色、好名、好 货、好怒,种种诸过,不必逐类寻求;但当一心为善,正念现前,邪念自然污染不上。
- 善改过者,未禁其事,先明其理;如过在杀生,即思曰:上帝好生,物皆恋命,杀彼 养己,岂能自安?且彼之杀也,既受屠割,复入鼎镬,种种痛苦,彻入骨髓;己之养也,珍 膏罗列,食过即空,疏食菜羹,尽可充腹,何必戕彼之生,损己之福哉?
- 然人之过,有从事上改者,有从理上改者,有从心上改者;工夫不同,效验亦异。 如前日杀生,今戒不杀;前日怒詈,今戒不怒;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。强制于外, 其难百倍,且病根终在,东灭西生,非究竟廓然之道也。